行动名称:放心家政行动
行动内容:针对家政不好找、培训面不广、服务纠纷不便解决等影响家政行业健康发展的难点,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水平,让群众安心、放心,找阿姨不再凭“缘分”。
行动目标:2022年我市新增员工制家政企业4家以上,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40700人,新增家政服务人员8100人。计划到2025年,我市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12.5万人次以上,实现家政服务职业道德及实训能力应培尽培;推动新增家政服务人员3.24万人。
完成情况:2022年新增员工制家政企业5家,完成进度125%;培训家政服务人员44530人次,完成进度109.41%;新增家政服务人员9474人,完成进度116.96%。
烹饪保洁、母婴护理、照顾老人、看护病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程度加深、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家政服务日益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刚需。我市正在实施的放心家政行动,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市家政服务水平,家政服务更让市民“放心”。
家政市场,临近春节需求火爆
日前,家政人员乔素玲和两名同事准时来到市区明珠花园小区业主郭芳家中,出示了健康证、上门服务证等相关证件后,套上鞋套正式开始当天的大保洁。
喷壶、拖把、抹布、水桶、磁力玻璃擦、清洁喷雾,几人拿出专业清洁工具,从客厅开始打扫,擦拭玻璃、清理地板、冲洗抽油烟机、拆洗窗帘……约3小时后,200平方米的屋子变得窗明几净,各种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随后,她们将赶往下一位顾客家里。
“想着快过年了,需要家庭保洁的人肯定多,我就提前预约了,即便如此还排了三天队呢。”郭芳介绍,年前家政“一约难求”已是常态,去年因预约晚了,没能找到家政人员。
“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打扫,家政人员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工具也比较齐全,整理起来肯定比我们专业。”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郭芳的心情也随之明朗,她打算去花鸟市场再买点盆景,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
市家政服务协会会长王金瑛介绍,根据我市各家政公司的反映,房屋保洁已经成为年前家政行业的热点服务,订单量比平时增长了60%,消费者需要至少提前3到5天预约,价格较平时也略微上涨。除了擦玻璃、地板打蜡、家电清洗、除虫除蚁、空气净化等服务需求外,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衣橱整理”“全屋收纳”等新型服务也悄然出现在春节家政市场中。
“我们在进入腊月之前特意针对春节市场开展了技能培训,并吸纳一些下岗工人、返乡人员加入家政行业,在保证春节家政用工的同时,也解决了人员就业。”王金瑛说,为了规范家政行业的服务,家政人员会要求持有健康证、技能证、诚信体系认证和身份证,以此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家政人员,服务更专业更靠谱
“叔叔,今天太阳好,咱们可以到窗边晒晒阳光,吃点水果。”日前,在市人民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家政人员孙杰(化名)将80多岁的刘大爷搀扶到窗边晒太阳。
一个月前,刘大爷身体突然不适,但由于儿女都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照顾,家人就从安徽金蔷薇家政服务公司寻求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工。在公司的安排下,家政人员孙杰来到老人身边,陪着老人看诊、入院、接受治疗。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身体状况已经恢复了许多。
“我学习了推拿、按摩等技能,并考取了护工证和营养师证,现在全天24小时在老人身边照顾,每天收入450元。”孙杰介绍,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平日里比较忙碌,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回来看望陪伴老人,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一家人对自己的服务都很满意。
家政服务业发展前景向好。记者从市家政行业协会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家政服务业呈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服务内容涉及20多个门类、200多个服务项目。除保洁、保姆、月嫂、育婴、养老等传统服务项目外,医院护理、家庭教育、家务管理、营养配餐配送、居家养老、家电水电维修等新兴服务进入了家政服务范畴,服务对象涵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群体,成为服务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
近年来,政府对家政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家政服务供给渠道逐步增加,家政人员服务水平也在提升。去年,随着我市暖民心行动将放心家政纳入其中,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更令人放心的家政服务也在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添色。
“针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我们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向家政行业输送专业的家政从业人员。” 市家政服务协会会长王金瑛介绍,参与培训的不仅有零基础学员,也有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家政人员,大家学习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获得更专业、更科学的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资格认证。
家政服务,让消费者放心省心
家政,一头牵着就业,一头牵着百姓。市商务局作为放心家政行动的牵头部门,坚持聚焦着力提升人员素质、引育市场主体、强化诚信建设、推进服务创新、落实支持政策等方面精准发力,旨在以行动带动就业创业,让家政服务消费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
为统筹推进我市放心家政工作提质增效,将放心家政行动方案实化、细化,确保行动落地见效,市商务局成立了放心家政行动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对我市家政行业开展了摸排,并在城区范围内的社区及小区增设“暖民心放心家政进社区(小区)宣传栏”,公示公开监督电话。
“我市坚持打造家政服务三级市场,建设区级家政服务大市场,打造家政超市,公示家政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价格、联系电话等便于群众选择,并在试点社区设置家政服务网点,接下来将陆续推开。”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为了提高家政服务质量,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解决家政服务消费不放心不省心问题,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我市还支持有条件中介制企业向员工制家政企业转型发展,规范劳务关系,引导公司与消费者、公司与员工签订合同。
我市还引导家政公司与保险公司通力合作,鼓励家政公司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为消费者购买家庭财产险,并探索开展家政服务整体保险业务。开展一站式家政服务供需对接,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推动家政与电商、养老、托幼、保洁、配送、助医等家政服务产业链融合发展。
此外,我市还推行亮码(牌)上岗。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模式,由家政服务企业组织家政服务人员在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登记基本信息,按照一人一码(牌),实现家政人员上岗上门亮码(牌)一客户扫码一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
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激活全市家政服务业一池春水,在暖民心行动中政府加码扶持,从业人员更有干头、有奔头。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家政服务培训,压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吸纳弱势群体、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返乡人员等群体,开展以家政服务通识为主的岗前培训,壮大家政服务人员队伍。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年内各县区所有家政从业人员全部轮训一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以提升职业道德、服务技能、从业安全、法律常识、沟通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根据计划,到2025年,我市要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12.5万人次以上,实现家政服务职业道德及实训能力应培尽培;推动新增家政服务人员3.24万人;推动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覆盖所有县区;推动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信用信息实现全量归集,全面推行家政从业人员“一人一码”,培养选树一批起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家政企业、家政服务人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李锦文 通讯员 王井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