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公司暗藏“陪床保姆”曝光,记者暗访,对方竟脱外套展示身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02:50

图片

这几天圈哥刚刚了解到一个新词:陪床保姆

看到的瞬间整个人都震惊了,保安保洁13825404095在深入了解后却忍不住陷入了深思。

图片

什么叫陪床保姆呢?

不同于普通的保姆,她们不仅提供家政服务,还提供性服务。

照料对象,一般都是老人家。

有记者前去家政公司暗访,表示想为家里70多岁的老人找一个保姆。

家政公司负责人说,一般的保姆服务,也就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个月3000块出头。

但如果每个月加1000块,就可以为老人提供“贴身服务”,白天做饭,晚上陪睡。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老头怎么开心怎么来,就像做老伴一样”。

图片

图片

工作人员

这叫贴身,说得白点就是你愿意,我愿意,但是合同上不能写,因为我们这个行业不允许。

采访中,记者发现“陪床保姆”生意不但存在,而且还很红火。“陪床保姆”除了日常的做饭、打扫卫生外,还包括陪睡的性服务。而当记者质疑,发生关系后,女方会不会进行诬告或敲诈时,工作人员也表现的信心十足。

图片

工作人员

不可能,你放心,都是有这个意愿的我们才会推荐,要不我们不会强迫。

图片

调查中,记者发现,“陪床保姆”的年纪一般在50岁左右,大多为离异或丧偶的单身妇女。而且家政公司的服务也是相当周到,不仅“ 热情”推荐,而且可以提前试用,不满意的话,还可随时调换。

而在工作人员提供的合同上,记者发现了一条内容为,乙方不得与甲方同居的规定。对此,这位工作人员称,如果是贴身保姆,便可把此条规定删除。

在听说记者想要找“陪床保姆”后,家政公司的多名工作人员就纷纷的向记者推荐自己熟识的保姆,并电话联系保姆立刻与记者见面。 大约等待了半个小时,几名保姆便来到了家政公司。

图片

图片

在几名保姆与记者对话前,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都会提前将保姆拉到一边,与其私聊几句,交代记者的要求。然后再与记者交谈。而在 交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帮忙沟通

图片

交谈中,记者发现,几位保姆大多都来自于长春市周边的几个县镇,目前处于独自生活的状态。而为什么会选择陪床保姆的工作,她们也说出了原因:对象不好找,自己也已单身多年,有这个服务,大家也能互相照应。

当记者问及,家里人是否知情或者同意的时候,几名保姆纷纷表示,儿女不会插手。

图片

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陪床保姆的回答显得轻车熟路,而对于记者表现出的尴尬,也十分坦然。在记者提出月工资为三千元时,几名保姆也表示可以接受,声称自己也就是想多挣点钱,甚至有保姆在沟通过程中,特意脱掉外套展示身材……

记者一连走访了巴黎春天写字间的9楼、14楼、16楼等多家家政公司,发现多家公司都提供“陪床保姆”服务。而在家政公司所名片或宣传单中标明的服务项目中,却并未提及。

令人惊异的是,很多子女竟然也默许陪床保姆的存在。他们认为反正自己不在老人身边,为老人找个伴儿,就算尽了孝心。

图片

但他们都没想到,陪床保姆,也能成为老人家的情色陷阱。

江苏一位70岁老教授,就被30岁小保姆骗走了50万。

老教授的子女因为工作繁忙,所以经常不在家里,在小保姆李某的照料下,慢慢对她产生了感情。

在家中,两人以老公老婆相称,老人也把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给了李某。

没想到李某不但没为老人打理钱财,还开始了高额消费的生活,每天出入的场所都是高档场所,买的东西都是名牌货。

甚至还把老人的房子抵押出去,换来钱财供自己挥霍。要不是最后被老人的子女识破,恐怕就要掏空老人家底了。

图片

还有一位92岁的退休老教师,雇佣了一位35岁的保姆蔡某。

蔡某的悉心照料,让老人很满意。一段时间后,蔡某竟然称自己和老人有了感情,想要结婚。

一番思索后,老人同意了。

婚后半个月,老人将自己名下的唯一一套房产以买卖的方式过户给了蔡某。房子刚过户,蔡某的态度就变了。

她开始长时间地离家,对老人的态度也冷漠起来。老人不得不给她汇去了5万块钱,才换回她回家一趟。

没想到她刚回家,就对老人拳打脚踢,声称老人有了“外遇”。

经检查,老人身上多处骨折,要留院治疗。蔡某也被警方拘留。

这哪是保姆,分明是骗婚+家暴。

陪床保姆的风险在于:她们和老人并没有感情,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毕竟人为了利益,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陪床保姆”真正映射出来的,是老年生存状态中的几大难题:老年空巢、老年再婚难、长者性困境。

人们往往只是把陪床保姆乱象当猎奇新闻看。

在困境中挣扎的千万老年人,却无人关心。

正如那些被保健品,养生讲座等五花八门骗术骗取金钱的老年人。

就是因为骗子能给他们虚情假意地的嘘寒问暖和关怀。

也许对于老人们来说,有个能说说话的人,比金钱更重要。

转念一想,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当然像陪床保姆这样的违法乱象,我们要坚决抵制。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背后数千万“孤独等死”的老年困境。

这样的困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甚至我们的亲人身上。它无处不在,却不是无法避免。